嘉賓:陳友凱教授(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主任)
主持:心明
隨着網絡資訊發展,大眾開始對「思覺失調」這四字不會陌生。但有調查指出仍然有七成受訪市民誤以為思覺失調是指人格分裂、有七成六的市民更認為思覺失調患者會帶有危險性及難以估計,更有人仍將思覺失調患者誤以為「撞邪」。今集我們很榮幸再次邀請了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主任 陳友凱教授,讓大眾正確認識思覺失調。
思覺失調是一種病徵,當中包括幻覺、妄想和言語紊亂等,患者可能性情大變,嚴重影響正常生活,思覺失調可由妄想症或精神分裂症等病導致,正確了解資訊,及早關注精神健康!
因為工作,生活,學習各方面的壓力,現代人長時間處在壓抑的環境下,精神緊繃,很多人因為壓力無法調節,長久積累沒有解決很可能會引起精神上的疾病,如思覺失調,它是一種精神狀態,值得是認知能力的退化。患上思覺失調病徵,會出現思想混亂,語無倫次,甚至有妄想症,被迫害的想法,出現一些幻覺等。思覺失調病徵是一種病症,需要經過藥物和心理治療才可改善症狀,不可忽視。
思覺失調也就是一個人的思覺出現了失調,與現實正好脫軌,他們的想法和正常人不同,與之談話說不上重點,說話急切又語無倫次,毫無輕重,看起來就與精神病患者差不多。思覺失調的病人還會出現一些幻覺,如感覺身邊出現什麼奇異的聲音,看到奇特的事情等等,會被別人誤以為“撞邪”,看到不乾淨的東西。實際上,是患上了思覺失調病徵,才會出現這類的症狀。嚴重的思覺失調病疾病會發展成為多種精神病,精神狀態時好時壞,病情糟糕可能還會危害自己和社會公共安全,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患有思覺失調病的人士,會出現幻聽,滿腦子都是一個或者多個假像角色在對話,經常出現這類的聽覺幻覺,會讓患者更加痛苦。而產生這種病症的原因,多半是生理性及功能性的原因導致,如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病理生理和正常人不同,或者是遭遇到太大的壓力無處釋放,有焦慮症,抑鬱症等心理原因。不管是出於哪種原因導致,出現思覺失調病徵就要及時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法,避免引起嚴重的精神疾病。
認知能力方面逐漸退化,出現幻覺等症狀,需要進行藥物治療,控制病情的加重。不過若是要改善認知,光是藥物治療還是不理想,配合藥物治療會比只服藥要好得多。因此,思覺失調病徵的患者需要吃藥治療控制外,還需要進行適當的運動,每週適當時間的帶氧運動可助於增大海馬體,提升患者的認知能力,從而改善生活。目前很多經過藥物和運動治療之後思覺失調病徵的患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好轉,也變得主動積極,對生活也呈現積極嚮往的狀態。
Radioicare友心情誠邀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主任陳友凱教授,對思覺失調病徵進行了講解,讓大眾正確認識思覺失調,遇到思覺失調病如何治療,日常的注意事項等。有興趣可關注了解。
東華三院黃竹坑服務綜合大樓 Radio i Care 友心情網上電台 wwwradioicareorg 香港黃竹坑徑 2 號黃竹坑服務綜合大樓 2814 2808 2518 8145 mentalwebradiotungwahorghk All contents copyright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Anglia Design
當過分焦慮,身體已經出現了內分泌紊亂的情況,心悸心慌等,也可以聽從醫生的指導用藥,服用抗焦慮的藥物,起到緩解的效果。
思覺失調是一種病徵,當中包括幻覺、妄想和言語紊亂等,患者可能性情大變,嚴重影響正常生活,思覺失調可由妄想症或精神分裂症等病導致,正確了解資訊,及早關注精神健康!
返回
嘉賓:陳友凱教授(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主任)
主持:心明
隨着網絡資訊發展,大眾開始對「思覺失調」這四字不會陌生。但有調查指出仍然有七成受訪市民誤以為思覺失調是指人格分裂、有七成六的市民更認為思覺失調患者會帶有危險性及難以估計,更有人仍將思覺失調患者誤以為「撞邪」。今集我們很榮幸再次邀請了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主任 陳友凱教授,讓大眾正確認識思覺失調。
集數
第一節
男士抑鬱症 - 第一節
第一節
錯失恐懼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錯失恐懼症 - 第二節
第一節
身心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身心症 - 第二節
購物成癮 強迫性購物
第一節
認知障礙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認知障礙症 - 第二節
第一節
認識譫妄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認識譫妄症 - 第二節
第一節
認識焦慮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認識焦慮症 - 第二節
第三節
認識焦慮症 - 第三節
第一節
驚恐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驚恐症 - 第二節
第一節
妄想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妄想症 - 第二節
第一節
強迫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強迫症 - 第二節
第三節
強迫症 - 第三節
第一節
社交恐懼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社交恐懼症 - 第二節
第一節
精神分裂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精神分裂症 - 第二節
第三節
精神分裂症 - 第三節
第一節
持續性複雜哀慟疾患 - 第一節
第二節
持續性複雜哀慟疾患 - 第二節
第三節
持續性複雜哀慟疾患 - 第三節
第一節
解離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解離症 - 第二節
第三節
解離症 - 第三節
第一節
邊緣人格障礙 - 第一節
第二節
邊緣人格障礙 - 第二節
第一節
認識抑鬱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認識抑鬱症 - 第二節
第一節
躁鬱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躁鬱症 - 第二節
第一節
創傷後壓力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創傷後壓力症 - 第二節
第一節
認識思覺失調 - 第一節
第二節
認識思覺失調 - 第二節
第三節
認識思覺失調 - 第三節
第一節
了解雙職媽媽的壓力 - 第一節
第二節
了解雙職媽媽的壓力 - 第二節
第一節
囤積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囤積症 - 第二節
第一節
成人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成人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 - 第二節
第一節
飲食失調 - 第一節
第二節
飲食失調 - 第二節
第一節
焦慮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焦慮症 - 第二節
第三節
焦慮症 - 第三節
第四節
焦慮症 - 第四節
第一節
躁狂抑鬱症(復元人士分享) - 第一節
第二節
躁狂抑鬱症(復元人士分享) - 第二節
第一節
思覺失調潛伏期 - 第一節
第二節
思覺失調潛伏期 - 第二節
第一節
從心理學角度了解抑鬱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從心理學角度了解抑鬱症 - 第二節
第三節
從心理學角度了解抑鬱症 - 第三節
第一節
細談老年抑鬱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細談老年抑鬱症 - 第二節
第一節
抑鬱解謎 - 第一節
第二節
抑鬱解謎 - 第二節
第三節
抑鬱解謎 - 第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