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 饒文傑 (東華三院樂情軒主任)
當家人出現情緒問題時,作為他身邊的親人,無疑承受著很大的壓力,甚至會感到絕望及無助。長期的照顧壓力,甚至會令照顧者也出現情緒問題。其實照顧他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照顧者很容易會忽略自己的需求,但要照顧好別人,首先要照顧好自己的心靈健康,以下就有三個小貼士送給一眾照顧者。 從今天開始,一步一步照顧好自己的心靈健康吧!
返回
照顧者壓力絕對不容忽視,長期照顧情緒病患者,無疑承受很大壓力,甚至感到無助,令照顧者也出現情緒問題。要照顧好別人,首先要照顧好自己的心靈健康,立即觀看影片學懂三個小貼士,照顧好自己的心靈健康吧!
壓力無處不在,但作為照顧者,你可能會承受比一般人更多的壓力。無論是照顧年老體弱的父母,還是患有疾病的家人,照顧工作的重擔往往會給照顧者帶來巨大的"照顧者壓力"。
通常情況下,照顧者和被照顧者原本可能是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姐妹或其他親屬關係。但當其中一方需要長期照護時,雙方的關係將發生轉變:
1. 角色反轉,原本的依賴者成為被照顧者,而照顧者則承擔起照料的責任,原有親屬關係產生角色反轉。
2.權力關係改變,過去的權力關係可能出現改變,照顧者在某些方面會比被照顧者擁有更多的決策權和控制權。
3. 情感糾葛,照顧工作的沉重壓力,加上與被照顧者之間的矛盾糾葛,可能導致雙方關係緊張甚至決裂。
4. 疏離感加深,由於照顧工作占用大量精力,照顧者難以分散精力維繫與被照顧者之外的其他人際關係,使疏離感加深。
照顧者壓力指的是在長期照顧他人的過程中產生的身心負荷。這種壓力來源有許多,比如:照顧工作的勞動强度大、經濟負擔加重、工作家庭兩頭燒、被照顧者的病情反覆、照顧技能和知識不足等。長期累積的壓力如果得不到紓解,極易影響照顧者的身心健康。
照顧工作往往需要長時間的體力和精力投入,如協助被照顧者進食、如廁、換藥、翻身等,這些高強度的勞動會導致極大的身體疲勞。同時,面對病患的病情反覆以及行為失常等,也會給照顧者帶來沉重的精神壓力。
對於照顧親屬來說,從原有的家人關係轉變為照顧者角色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如何界定新的關係模式、權力分配等都可能帶來挑戰和壓力。
缺乏專業的醫療護理知識和照顧技能,在面對病患症狀或突發狀況時容易產生無助和焦慮。
聘請專業護理人員或自己減少工作時間的經濟支出增加,又或是花費醫療費用,都可能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
缺乏親友及社區的情感和實務支持,無法適當分散壓力;同時可獲得的政府補助和照護資源有限,加重了照顧者的負擔。
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於照顧工作,難以保留自己的社交生活、休閒娛樂和個人興趣愛好,生活質量下降。
在是否安置長照機構、如何處理病患晚期等重大決策上常感到矛盾困擾,容易產生自責情緒。
1. 角色界限,照顧者和被照顧者之間存在明確的角色區分,照顧者要意識到自己不應完全代替被照顧者的生活,給與被照顧者適當的自主空間和發揮餘力。同時被照顧者也需尊重照顧者的專業領域和決策權。
2. 情感界限,照顧工作本身就是一種情感勞動,容易使雙方產生過度依賴或反感的情緒。照顧者要學會用同理心對待,但也要保留適當的情感距離,避免情感耗竭或情緒反噬。
3. 私密界限,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雙方都應保有基本的私密空間。照顧者不應過度干涉被照顧者的隱私,被照顧者也要尊重照顧者的個人生活界限。
4. 時間界限,照顧者不應將過多時間和精力都奉獻於照顧工作,必須預留充足的個人時間和休息時間,避免身心俱疲。被照顧者也不應佔用照顧者所有時間。
5. 決策界限,照顧者有權在一定範圍內做出專業決策,被照顧者要尊重這一點。但涉及重大決定時,照顧者也應充分徵求被照顧者的意見。
6. 行為界限,雙方都應約定一些行為規範,比如禁止肢體或言語上的傷害等,共同維護和諧互信的照護關係。
沉重的照顧者壓力可能會給你帶來:焦慮、易怒或情緒低落、持續疲勞、睡眠不佳、工作效率下降、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人際關係緊張、抑鬱症等心理疾病、高血壓、胃病等身體疾病。
作為照顧者,你首先需要學會正視和承認自己的壓力問題。其次,要積極採取措施來紓解壓力:適當尋求專業照護服務的支援、與家人朋友多交流,尋求理解和協助、保留自己的社交生活和個人興趣、學習壓力管理技巧,如冥想、做運動等、參加當地的照顧者支持小組、合理安排個人時間,避免身心長期處於高壓狀態。
1. 選擇安靜場所,找一處安靜不受干擾的地點,比如自己的臥室,提前告知家人不要打擾。確保周圍環境安適才能徹底放鬆。
2. 調整姿勢舒適,選一張有靠背和扶手的舒適椅子坐下,雙腳著地,姿勢自然放鬆。輕閉雙眼,開始專注於自己的呼吸。
3. 調節呼吸節奏,吸氣時,默數"一、三、五、七、九",呼氣時數"二、四、六、八、十"。緩慢深長的呼吸能使身心平靜。
4. 進入放鬆狀態,呼吸漸入佳境後,可嘗試緊握雙拳再放鬆,感受全身開始進入放鬆模式。
5. 逐步放鬆全身,從腳部開始,緊繃小腿肌肉後徹底放鬆,再依次是大腿、臀部、手部、頸部、面部、頭部,讓全身慢慢放鬆下來。每個部位可重複數次。
6. 持續15分鐘,一次放鬆練習約15分鐘足矣。結束後緩緩恢復正常狀態,不要作太大動作。
7. 養成習慣規律性 ,嘗試每天進行一次這樣的放鬆練習,身心都會獲益良多。當然,掌握好時機,用餐後2小時內最好暫緩練習。
抑鬱症有別於一般不開心,患者持續心情低落,甚至影響日常生活,青少年可能遇到不少壓力,並在身分發展過程中感到迷茫,聆聽專家分析抑鬱症成因,了解如何從三大方面著手治療。
返回 主持許慧珠精神科護士 上一集精神健康急救懶人包講解了當身邊的朋友有情緒問題時可以如何求助但若果朋友未能得到即時的專業援助時作為身邊的朋友其實可以簡單運用精神健康急救五步曲ALGEE及早介入今集就會簡單介紹這五步曲以避免當事人的情緒繼續惡化 集數 情緒急救系列三個令情緒病患者願意求醫的方法 情緒急救系列如何打開朋友受傷的心 精神健康急救懶人包 尋找支援篇 精神健康急救懶人包 情緒支援篇 如何評估一個人真的想要自殺 人為何要自殘 如何安撫有自殺念頭的人 人為何要自殺 世界防止自殺日 第一節 從邊緣走回來 第一節 第二節 從邊緣走回來 第二節 第一節 將年輕人從自殺邊緣拉回來 第一節 第二節 將年輕人從自殺邊緣拉回來 第二節 第三節 將年輕人從自殺邊緣拉回來 第三節 第一節 精神健康急救Mental Healt...
進行微笑抑鬱症測試,回答問題,了解自己會否有患上抑鬱症的風險。如若經常壓抑內心負面情緒,在人前強顏歡笑,久而久之可能逐漸發展成病,聆聽專家意見,了解如何面對情緒!
主持: 饒文傑 (東華三院樂情軒主任)
當家人出現情緒問題時,作為他身邊的親人,無疑承受著很大的壓力,甚至會感到絕望及無助。長期的照顧壓力,甚至會令照顧者也出現情緒問題。其實照顧他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照顧者很容易會忽略自己的需求,但要照顧好別人,首先要照顧好自己的心靈健康,以下就有三個小貼士送給一眾照顧者。 從今天開始,一步一步照顧好自己的心靈健康吧!